2024年09月16日 欢迎光临杭州基督教会崇一堂
崇一堂愿景
  • 一个异象
  • 两个体系
  • 三个注重
  • 四个导向

赞美诗(新编)史话(二百零三)

01

 

第330首 历代妇女多圣贤歌**    

 

经文:“……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纪念。”(可 14:9)

 

这是一首专为教会内妇女们所写的诗歌,作者是上海的段毓贞同工(简历参阅第151首)。 

 

全诗共六节,属叙事型。第一节先点题,提出圣经中有许多妇女圣贤,她们美好脚踪是后人学习的模范。第二至五节,每节记述一位妇女的事迹,其中旧约二人,新约二人:有在家庭生活中奉养长辈的路得;有在社会生活中爱国忧民的以斯帖;有一心为主献上香膏的马利亚;有广行善事服务人群的多加。所选择的这四个人物的言行概括了教会妇女生活的不同侧面,既重视灵性生命的不断进步,又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德行。第六节总结、落实于最后一句的祈祷:“恳求圣灵常光照,助我效法女圣徒。”

 

由于词曲为同一人所写,词意与曲调配合较好,所刻画的乃是爱主妇女的敬虔、端庄的形象,一字一拍,高低自如,具有含蓄的女性美。

 

作者自称写这首诗的动机有二:“一是在个人灵修读经时,常被历代妇女的好品德、好行为所感动,应当将她们的事迹铭记在心而效法之;同时又感到妇女在圣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些地方详细记载了她们的事迹,她们爱神爱人,谦卑殷勤……都是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二是在翻阅一些圣诗时,发现为妇女用的实在太少,因此试写一首,其目的是希望激起姊妹们的热诚,看重自己在教会里、社会上的地位而殷勤侍主,荣神益人。”

 

这首诗选入《新编》之后,经常在教会中妇女聚会时唱颂,作者任义工 的上海景灵堂有专为老年信徒设立的读经班。她们在妇女节时以这首诗为教材,既有助于老年信徒识字,又能从中讲解圣经故事。老年妇女还按着诗的情节扮演路得、以斯帖等,加深对圣经人物的认识,坚定效法她们的心愿。

 

 

 

02

 

第392首 荣耀颂
Gloria Patri  

 

经文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罗 11:36)

 

这首归荣于三一真神的颂歌,既有充分的圣经根据,且有极其有益的历史形成过程。新约书信中常于祷告赞美之后,接着便是“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参罗 11:36;腓 4:20;提前 6:16;来 13:21;彼前 4:11,5:11;彼后 3:18;犹 25)等处。所以在手抄圣经时代,有人在抄写新约圣经时,也就将这个荣耀颂抄在主祷文的最后 (参太 6:13及其小字补注)。其实这类归荣耀于主的话在旧约早就已经有了。如:“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从亘古直到永远,是应当称颂的!众民都说:‘阿们!’并且赞美耶和华。”(代上 16:36;参诗 106:48)又如:“他荣耀的名也当称颂,直到永远。愿他的荣耀充满全地。阿们,阿们!”(诗 72:19;参诗 41:13,89:52等处)所不同的乃在于引用耶稣吩咐门徒要广传福音,给信者施洗,使人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参太 28:19)这已经初具三位一体真神的信条。到第三、四世纪,教会经过与阿里乌①的争论,确定了三位一体的教义之后,才增添上:“起初这样,现在这样,以后也这样,永无穷尽。”因为阿里乌派主张圣父与圣子神性不同,而且耶稣的神性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在时间上也有差别。大公教会为此曾召开多次会议以解决争议,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即于325年召开的尼吉亚会议,会议决定以这首《荣耀颂》作为金石,作为分别异端与正道,否认或承认圣子的永恒性的准绳,更增加这首诗的重要性。 

 
自古至今,教会都在读唱旧约诗篇之后,接着或歌或诵这首《荣耀颂》作为结束语,表示所读的圣经有了新的解释,即有了三位一体的圣道作为信徒信道的标准。这首《荣耀颂》又称为小或短的《三一颂》,以别于大或长的《三一颂》(即《普天颂赞》(旧版)第529首的《荣归主颂(GLORIA IN EXCELSIS)》)。《荣耀颂》的拉丁文首字为Gloria。
 
唱《荣耀颂》的曲调很多,《新编》所采用的一曲是查理·迈内克(C.Meineke ,1782-1850)所谱。迈内克生于德国,父亲是一名琴师,他于1810年离开德国去英国,又由英国去美国,在美国巴尔的摩市圣公会圣保罗堂担任管风琴师,著有教会乐谱多册。
 
①阿里乌 (Arius,约250-336)古代基督教神学家,反对三位一体教义,认为圣子不是上帝,与圣父不是同性同体,是从属于圣父 的,是受造物;并认为圣灵比圣子更低一级。不接受尼西亚公会议决定的追随者形成阿里乌派。
 

往期赞美诗内容回顾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二百)

赞美诗(新编)史话(二百零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二百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