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7日 欢迎光临杭州基督教会崇一堂
崇一堂愿景
  • 一个异象
  • 两个体系
  • 三个注重
  • 四个导向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三)

01

第312首 学象耶稣歌
Lord,I Want to be a Christian   

 

经文: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 2:5)

 

这首诗是从美国黑人灵歌(Negro  Spirituals)中选出来的。非洲黑人本来有能歌善舞的传统。他们被当作奴隶被卖到美洲之后,受到许多痛苦而信仰了基督教。他们从基督教信仰中深深地认识到,他们作奴隶决不是神的旨意。因而他们反抗奴隶主,也在他们的崇拜中创作了自己的赞美诗——灵歌。因此,“灵歌”是美国黑人寻求神的帮助、反对奴隶受压迫的歌声。每当寻求神时,他们高唱“每当我感到圣灵时,求主赐我大荣耀”;每当他们要求解放时,他们高唱“下去,摩西!让法老把我的民放出来”;每当他们盼望公义、和平时,他们高唱“我有一件衣服,你有一件衣服,天堂中人人都当有件衣服”;每当他们将去见主时,他们唱“来吧,美丽的车,把我带回我的老家” 。   

 

这些歌曲在黑人中广泛地流行着。开始时不叫“灵歌”,因为黑人多半在种植园中工作,所以也叫“种植园之歌”。他们的信仰和他们的处境也得到许多白人的同情和支持,有些白人主动放弃了奴隶制度,甚至发起了为了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1862-1865)。这些灵歌,又在战争年代成了鼓舞战士勇往奋战、打倒奴隶主的号角。因而他们曾高唱“约书亚勇敢地在耶利哥战斗!” 

 

原来,“灵歌”并没有在美国广泛地流行,直到1891年,美国福熙大学组织的合唱团,到美国各地演唱这些歌曲,才被广泛地传布了。从此以后,教会的赞美诗中越来越多地收集了黑人的灵歌。美国1941年所编辑的一本赞美诗中收有16首黑人灵歌,1989年增至30首。《新编》中收集了这首《学象耶稣歌》。  

 

这首诗的来历不能确定。据19世纪的记载说:有一位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于 1748年到 1756年间在南方弗吉尼亚布道。有一位黑奴在极端痛苦难过时,来找他要求说:“老爷(Lord),我要作个信徒!”以后发展为这首诗。 

 

这首诗的调名叫《我愿作个信徒》,最初见于1907年所编的《美国黑人民歌》。

 

本诗选自《普天颂赞》(旧版)第469首,但删了其中的第四节“我不愿意像个犹大,在我心,在我心”。

 

 

 

02

第380首 诗篇一百篇**
Psalm 100**   

 

经文: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 (诗 100:1)

诗篇第100篇是号召信徒进主的殿称谢赞美的诗篇。陈泽民牧师(简历参阅第178首)为它配上的古琴调《梅花三弄》,也同样表达喜乐的情绪。  

 

  陈泽民年轻时学过古琴,当时便觉得它的音节平和沉静,很能唤起肃穆崇敬的宗教感情,因此想把几首琴曲改编为赞美诗。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行》或《玉妃行》。据考证,有人认为是晋朝桓伊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唐朝颜师古所作。原曲较长,共十段,加尾声。第三段为“淡音”,在全曲中反复出现,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古琴曲 (在这里需要说明,古琴曲《梅花三弄》与江南丝竹音乐或广东音乐中的《梅花三弄》来源不同,完全是不同的曲调)。

 

此曲主要刻划梅花洁白、清新的形象,曲调活泼。节奏明快,故改编者选用它为诗篇第100篇所用。它的节奏又很稳定,故改编时尽量不改动原来的音型和节奏,要求唱得不要太快,在节拍器上约l=66。还要注意它是以词就曲,而不是以曲就词,因此有时一个音唱两个字,有时一个字唱两个音。如第二节首句“进入祂的门”就与第一节平行的“当向主欢呼”唱法不同。

 
 

往期赞美诗内容回顾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八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九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零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一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二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三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四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五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六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七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二)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三)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四)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五)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六)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七)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八)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八十九)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一)

赞美诗(新编)史话(一百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