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生活三百问 |237.如何解释创世记第一章世界创造的经过?
09 《圣经难题篇》



237.如何解释创世记第一章世界创造的经过?
我在读创世记第一章的时候,发现几个难解的问题。如在第一天的创造中,神创造的第一样东西是光,但是一直要到第四天时,神才造了发光的物体,太阳、月亮和星体。所以有的解释就说,第一天的光是指神的光等。另外,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地球有几十亿年的历史,而神的创造,从亚当算起(因他是第六天造的)到现在也没有多长时间,不可能有多少亿年,这如何解释?


《圣经》对创造的记载用了非常简练的笔法,着重在宣告。你的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从整体上来解释创造的经过?对第一章的解释有好几种,我个人发现,如果按照“复造说”(或叫“间隔说”)的解释办法,你的两个问题都可迎刃而解,这就是说,在一章1节的“起初神创造天地”和一章2节的“地是空虚混沌”之间,有一个很长的间隔,可以包括任何地质时期。神在“起初”就有过创造,因此在六天创造之前,地球和太阳都已经存在。这样解释,科学与《圣经》产生的不必要的冲突,也就消失了,也用不着把六天解释为六阶段。何以见得?
1.在六天创造之前,大地和水已经存在,而这不是六天创造中的内容,说明以前已有创造。六天的创造是以光的创造为开始的,创造之初,地球表层由于浓密水气弥漫而被黑暗笼罩。因此可见当时地球表层温度很高,而这是由于地球剧烈的地壳运动所导致的火山喷发等引起的。这正符合科学家所研究的结论。
2.彼得后书三章5至6节指出,“从太古凭神的命有了天,并从水而出、藉水而成的地。故此,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就消灭了。”这里指出曾经有过一个“当时的世界”,遭到了水的淹没(不是指挪亚时的洪水)。
3.许多考古发现告诉人们一个史前世界的存在,许多古生物如恐龙等都活在那个世界,恐龙灭绝之谜至今尚未完全揭开。石油、煤炭等物质按地质学认为是由数亿至数百万年(特别是地质学上的“石炭纪”年代)埋在地层下的森林和生物尸体形成的,它们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埋入地下,成为供应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原料。它们很可能在六日的创造之前就已被造。
4.如果六日的创造就是神开天辟地对宇宙万物的创造,那么从次序上说,太阳和星球要在地球以后才创造,这就会带来三大难题:第一是如没有太阳地球何以自转,何以有晚上和早上的区别?第二是第一天神创造的光是什么光?第三,如太阳在第四天才造,那么第三天造的植物如何生存?而从复造的角度,问题就很容易得以解决。
5.第一天神造了光后,神“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参创 1:4-5)是指昼夜交替,很清楚是指太阳,也说明地球的自转。
因此,六天的创造是在已经有过一个世界的基础上,以人的被造为主要的目的。从科学的角度,“地心说”早已被否定,第四天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参创 1:14)并不就是指宇宙天体是在地球被造后才被造的。宇宙作为一整体早在“起初”,或“太初”就一起被造了。创世记一、二章的创造主要是对今天物质世界的创造,第一天的光也是物质的,也就是太阳的光,而不是属灵的光(当然寓意解经是可以的,是另一回事),也不是别的什么“光”。
六天创造前,地球因为强烈的地壳运动导致炽热的温度,使其表层被厚厚的水气所覆盖,太阳光不能照入地面,地球被“渊面黑暗”所笼罩。由于神的命令,第一缕光线终于穿透黑暗,同时,神使地球的温度也随之降低,从而导致水气变得稀薄。尽管光线还是朦胧的,但昼夜已可分辨,这成为神创造的第一天。随着地面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就有第二天的创造:“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参创 1:6)弥漫大地的水退了下去,积聚为海,神把曾经覆盖地球的水作了合理的布置,有的在南北极成为冰山(科学家测量南极一些冰山有一万二千年历史)。随着地球的自转,就形成气候和季节,温度正好适宜动植物生存,也为人的生存创造了条件。
以上解释当然也是以现有的认识作出的,可供参考。我深深感到,人类的科学在不断发展,理论在不断修改,《圣经》虽不是用科学术语写的书,但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神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参诗 119:89)

往期回顾
《一、基本信仰篇》